注意:這是一個非專業的戲劇紀錄,僅記錄我個人的觀影經驗,並不是專業的戲劇評論。且以下的內容可能會有劇透,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可以先去看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場域資訊

  1. 位置:國家兩廳院 實驗劇場

  2. 票價:1000元

  3. 時間:11/25(六) 19:30~21:20

  4. 主觀評價:7/10

簡介

在國二的開學時,活潑開朗李有真(大有真)的班級來了一個轉學生,也叫做李有真(小有真)。而大有真瞬間認出了小有真,因為他們曾是幼兒園的同學,然而小有真卻似乎無法想起相關的記憶,完全忘記有大有貞這號人物。

而隨著兩人相處的時間越長,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有著各自的煩惱。而在這過程中,小有真也逐漸想起來以前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事件,而大有真也受到這件事件的負面影響。兩個有真和他們的家人們,要慢慢地揭開以前所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個人觀感

  1. 在事前我大約只有看節目簡介,並沒有看過多的內容。大約只知道這部是在說明兩個有真之間的故事,並且揭開以前一些不願意想起的傷痛。
  2. 後來看的時候才發現其實他的主軸是探討兒童性暴力相關的議題,後來從一些角色的對話中,發現有些輔導時會使用的詞語好熟悉,後來才驚覺到其實主角在敘述他的故事時,其實場地是在心理輔導的期間,並且透過一些像是戲劇治療的手段,來引導角色換位思考不同內心的狀態與想法。
  3. 主要的演員只有大有真與小有真兩個演員,角色的情緒表達鮮明。且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玩偶及聲音就可以切換到四、五個角色的感覺,並且完全不會突兀,馬上可以知道角色的區隔,這真的滿厲害的。
  4. 從這個音樂劇中,可以看到小有真從自身視角,要轉換成自己母親的視角,內心中的掙扎與害怕,最後造就了彼此的理解。從演員顫抖聲音與情緒,讓我非常能夠感同身受。
  5. 在看這部的時候,尤其是演員表達自身不受認可的時候,滿有共感的,甚至會看到有一點泛淚,有點想起國中時,總會覺不被諒解的感覺,及自我價值的迷失的感覺。
  6. 音樂滿好聽的,不管是演員的演唱或是樂手的演奏都滿精彩的,另外有看到樂手使用不同的媒材作為演奏工具,像是擠壓寶特瓶所產生的聲音之類的。
  7. 不過感覺有些劇情上面稍微有點怪怪的,我稍微會無法連結到為什麼這件事情,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或許要看小說會比較了解吧?

場地心得

  1. 第一次去國家兩廳院看表演,裡面的構造有點複雜,結果跑錯地方 XD,跑到另外一個音樂廳。然後找實驗劇場也找了一陣子,才看到旁邊的入口。
  1. 這次是讀劇的方式演出,所以票價也比較便宜,只有兩個票價,位置沒有固定,只要花比以往看劇還要少的錢,就可以坐到前三排。
  2. 雖然是讀劇的方式進行,但是其實表演上還是非常精彩,如果沒跟我說是讀劇的話,我會以為是正式演出了,看完以後覺得來看這齣戲的決定非常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