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是一個非專業的戲劇紀錄,僅記錄我個人的觀影經驗,並不是專業的戲劇評論。且以下的內容可能會有劇透,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可以先去看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謝幕

場域資訊

  1. 位置: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表演廳
  2. 價位:2800元 (15D)
  3. 時間:8/10(六) 19:30~21:30 (中間休息20分鐘)
  4. 主觀評價:8.5/10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簡介

《芝加哥》是百老匯最著名的音樂劇之一。1975年於紐約首演後,便受到各界關注,1996年重回百老匯後,一舉奪下各項大獎,包括6座美國劇場最高榮譽 — 東尼獎,及葛萊美獎「最佳音樂劇專輯」之榮耀。全球累積超過 3,200 萬名觀眾、32,500場演出見證,巡演全球 36 個國家、500 餘座城市。自此,《芝加哥》的紙醉金迷便不曾落幕,2016年創下於百老匯連演20年之記錄,成為在百老匯演出最久的「美國原創」音樂劇,全球票房更是高達16億美金!

這是一個根據1920年代,美國一樁真實殺人奇案改編,充滿人性貪婪及陰謀的黑色喜劇,用最幽默、諷刺及性感的方式,探討最具爭議性及話題性之娛樂圈、媒體及司法界的故事。如此黑暗、大膽的題材,透過百老匯三大奇才:編劇 Fred Ebb、編舞 Bob Fosse、作曲 John Kander之巧手,轉化為最辛辣諷刺、幽默莞爾的劇情詞句;最煽情性感卻又風格獨樹的舞蹈;及令人傳唱至今,成為爵士經典的動人旋律。

以上簡介內容擷取自芝加哥的 udn 售票頁面

主角~

個人觀感

  1. 《芝加哥》是一部節奏明快的音樂劇,角色塑造鮮明且獨特。每個角色透過不同的演唱風格與出場方式,快速吸引觀眾的注意,並呈現出各自鮮明的個性與背景故事。整體觀感輕鬆愉快,是一部兼具娛樂性和觀賞性的佳作。

  2. 即便時隔多年,劇中的幽默依舊引人發笑,毫不過時,也不會產生尷尬之感。加上中文字幕的在地化處理非常貼切,讓台詞和幽默感更能打動觀眾。而舞台設計也令人驚艷,佈景與燈光營造出華麗的氛圍,樂隊規模龐大,為整個劇目增添了不少氣勢。

  3. 劇情設計充滿巧思,以黑色幽默呈現出社會現實的荒謬。其中我最喜歡的橋段是《Cell Block Tango》,這首歌透過幾位女性囚犯的獨白與舞蹈,生動地描繪了每個殺人犯的背景故事。歌曲結構簡單卻不單調,每段小故事都揭示了她們的殺人動機,塑造出各具特色且立體的角色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4. 劇中融入了許多對媒體與社會輿論的諷刺。例如,為了讓 Roxie 的殺人動機贏得公眾同情,律師 Billy 與她合謀編造各種聳動的故事。在《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這段中,Billy 透過腹語術般的表演「控制」Roxie,讓她對記者們說出編好的劇本,而媒體也樂於報導這些虛構的情節。此外,劇中還安排了 Roxie 假裝懷孕的橋段,試圖塑造她身世坎坷的形象,以博取更大的關注。劇中記者們對於聳動新聞的追逐與冷血無情,在Roxie被判無罪後,瞬間失去對她的興趣,這種現象揭示了媒體的善變與膚淺。

  5. 最後一幕的雙人舞蹈,是全劇的點睛之筆。Velma 與 Roxie 最終攜手組成雙人合唱團,這段表演呼應了劇情中的伏筆。早先,Velma 曾試圖說服當時如日中天的 Roxie 與她搭檔,一人分飾兩角來跳著雙人的舞蹈,但遭到 Roxie 拒絕。隨著 Roxie 官司結束,記者的注意力轉移,她的名氣迅速下滑,最終決定加入 Velma 以延續演藝生涯。這段雙人表演展現了兩人角色的轉變,也為劇情劃下完美句點。

billy
mama
謝幕

場地心得

  1. 這次坐的位置太遠,基本上看不到演員的表情,感覺有點可惜,而且我是坐在出口附近,所以會有逃生出口的燈光,滿影響觀看體驗的,無法完全沉浸在劇場裡面。

  2. 北流的椅子還行,座兩個小時不會不舒服,但是旁邊的人如果動的時候,我的椅子也會跟著一起動,有點干擾體驗。

  3. 這部也是全英文的音樂劇,如果英文不好,可能會需要一直看字幕,會部分影響到觀看體驗。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