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Instant 拍立得相機開箱紀錄|亂買二手紀錄
前言
之前一直很想買拍立得,但是又覺得拍立得相機太貴了,在一次偶然逛跳蚤市場的時候,看到了 Lomo’Instant 這台相機,二手價只賣 800 元,所以就直接買下去了,雖然這台機器是全手動的機器,不過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慢慢了解全手動的機器的樂趣,不過真的很費底片 XD,大概需要一包 Instax Mini 做為學費,很難一次可以拍好,非常吃技術,完全不建議初學者購買,但是這個應該也是手動的拍立得的樂趣。

規格
拍立得相紙格式: Fujifilm Instax Mini 相紙
鏡頭焦距: 27 mm
多重曝光: Yes
自動曝光:: 近焦設定下自動調整閃光燈強度
(不過我這台二手的閃光燈功能已經壞掉了)
可用光圈: f8, f11, f16, f22, f32
電池類型: 4 × AAA
快門線連接:: 可外接傳統快門線
快門速度: 1/125 (N), 無限 (B)
ISO: 800

開箱
正面
相機可以額外連接傳統快門線,這個對於拍快門比較慢的東西非常有幫助。

在變換光圈的時候,可以看到光圈有改變。
光圈 f8 | 光圈 f32 |
---|---|
![]() |
![]() |
背面
後面有一個小孔可以看已經拍的張數有幾張,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只是的數字是相反的。而且因為是二手的關係,表面都已經漸漸的脫落了。

側面
旁邊有一個多重曝光的按鈕,可以做到將照片重複曝光多次,可以做到一些特殊的效果,不過我目前還沒試成功過。另外他的焦距非常的粗略,只能憑感覺調整,這也導致常常拍出來的東西是糊的。

頂部
頂部則是快門鍵與曝光調整紐,他的快門是用撥的,向旁邊撥完放開後照片就會出來,第一次用到這種的快門,感覺有點新鮮。另外,如果調到 B 模式,可以自己決定快門的速度要多久,按下去不放就會一直曝光,直到鬆開手為止。

底部
下面可以調整模式,有自動模式,快門會預設在 1/125 ,或是自定義模式,可以手動調整快門與閃光燈是否要開啟,此外關機後,會把所有設定的參數都歸零,像是快門位置跳回預設的 N 模式,曝光也會變成 A (預設的曝光),透過機械結構來歸零,也是滿特殊的。

測光
因為這個相機是全手動的,因此就很需要測光,來做參數的調整,我是使用 IOS 上免費的測光軟體 lghtmtr。
測光APP | 軟體介面 |
---|---|
![]() |
![]() |
只要先拍一張照片,裡面總三個參數(快門時間、光圈、ISO),這台相機的 ISO 是固定 800 ,因此只需要整光圈跟快門速度就好。不過也會造成一件很詭異的事情,就是你在拍照前,還要用手機先拍一張照片來測光,然後才能正式拍攝,過程與現代化的機器差距有點多。
實拍
這張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剛好抓到飛機飛過去,而且飛機剛好位於畫面的正中央。

這張是去星巴克當假文青拍的,拍出來的照片很有質感

窗外 | 市場 |
---|---|
![]() |
![]() |
洞洞板與相片
我在makerworld上看到有人做 ikea Skadis 洞洞板可以用的照片夾,而且零件都可以自己用 3D 列印做:3D 列印的圖檔


結論
如果你買的拍立得的目的,是想要出去跟朋友拍照使用等,希望保留下美好的回憶,個人會非常不推薦買這台,因為這台全手動的設計會浪費超多時間與底片。但如果是本身喜歡折騰各種拍攝參數的人,而且不怕底片太貴的人,則是會建議可以嘗試看看,不過也是建議收一台二手的玩玩看就好了。
我滿喜歡這台機器的,因為他使用的是純粹光學的結構,像是早期底片那樣的類比訊號,而不是像富士 instax mini Evo EVO 或是柯達 MINI SHOT3 C300R 那種先透過感光元件拍攝成數位檔案,再列印出來的機器,我覺得那種機器就缺少了拍立得的感覺,也缺乏了一點隨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