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由於本人並非醫學背景,因此相關治療及說明可能會不精確,詳細治療方式請依照醫生為準。

先前跟同事說要 24/09/30 請假一天,去做人工血管移除的手術,好像大家對於人工血管滿好奇的,我也經常被問到為甚麼要裝這個,所以以下請 chatGPT 簡單介紹一下人工血管的功能。

人工血管是什麼?

人工血管在化療中主要是為了提高治療的效率並減少對病人血管的損傷。化療通常需要長期、反覆地輸注強效藥物,這些藥物對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經常會導致血管的發炎或損傷。如果每次化療都通過外周靜脈注射,病人的手臂血管可能會出現疼痛、損傷,甚至難以繼續使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生會為一些需要長期化療的病人植入一種叫做人工血管(或靜脈導管)的裝置。這個人工血管通常連接到較大、較深的靜脈(如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並且通過皮膚表面留下接入點。這樣的設計提供了一個穩定、安全的入口,可以多次使用,減少每次治療時反覆插針的痛苦。

植入人工血管的好處

  • 保護血管:化療藥物對血管的刺激性大,人工血管可以避免直接損害外周靜脈,防止血管發炎、硬化等問題。

  • 長期使用:人工血管可以長期留在體內,避免每次治療都需要重新插針,減少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 輸注效率高:由於人工血管連接的是較大的靜脈,化療藥物的輸注速度較快,治療時間縮短。

  • 減少併發症:直接輸注到大靜脈可以降低藥物外滲到周圍組織的風險,減少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

對於接受多次化療的病人來說,植入人工血管能極大改善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並減少潛在的血管問題,使得化療的進行更加順暢。

拆除過程

下方有一些傷口的照片,請斟酌觀看。
此外,本文章是由我主觀的感受寫出來的,因此裡面所描述的痛覺與手術處理方式不一定會一致。

在手術前 (9/30)

  1. 我在拆除人工血管的手術不用禁食。
  2. 穿著輕便的服裝過去。
  3. 到開刀房報到,報到後確認基本資料後,就會請我換成病服跟拖鞋。
  4. 護理師帶我走入手術室,並且躺在手術台上。
  5. 接著會被棉被包裹起來,只留下預計開刀的地方,頭的部分則是放一個架子,也是用棉被擋住,所以我無法了解目前發生什麼事情了。不過有留一個小縫,三不五時有護理師會從小縫看你的狀況,但是手沒辦法動,所以也只能看著護理師。

手術中

  1. 手術一開始會先消毒,稍微涼涼的。
  2. 開始打麻醉藥,印象中只打了一針,痛的程度大約跟普通打針的感覺,稍微在痛一點點。
  3. 開始動手術,會感覺到鎖骨附近的皮膚被切開,這邊稍微會有切傷的那種痛,但是痛的感覺還好。
  4. 在手術的過程中會一直聽到類似機器吸東西的聲音 (很像去耳鼻喉科會吸鼻子的那種聲音) ,應該是電燒的聲音,不過這次的過程中,好像沒聞到蛋白質燒焦的味道。
  5. 拔掉人工血管,會感覺到有人好像一直在扯你體內的一個東西,但是扯不太起來,然後好像扯了四、五次才拿起來,不過這個過程不會太痛。
  6. 收傷口的部分有點忘記感覺了,也不確定醫生是怎麼做的,感覺只有稍微痛痛的,因為醫生沒有縫線,而是直接貼美容膠帶。
  7. 最後會用很大一坨棉花加壓。
人工血管剛移除後,用大量的紗布加壓的傷口,點擊可以看到清楚的圖片
  1. 手術結束後,棉被那些東西拿走以後,可以自己坐起來,接著跟著醫生慢慢的走出手術室。

整個手術過程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在動手術的過程中,一直在掙扎是否要跟醫生說想要把人工血管帶回去作紀念,會不會被當作怪人(?),後來鼓起勇氣跟醫生說了,雖然被以這是醫療廢棄物,所以拒絕了。不過醫生說可以拍照留念就好,所以手術結束後,特地將人工血管拿出來讓我拍照,感謝醫生與護理師的協助。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在我體內五年的裝置,以前只能透過皮膚看到一個凸起物,也終於看到它的真面目,也終於可以跟這根陪伴我五年的人工血管說再見了。

手術後:

  1. 護理師簡單的跟我和家人衛教以後,給我們一張有關傷口照護的須知,批價跟領一些止痛藥,後來就直接回家了。在回家前,我們順道去了藥局,買了一些換藥的用品,包括優碘、生理食鹽水、紗布、紙膠帶和棉花棒。
  1. 剛動完手術,回家只能簡單的擦澡,傷口也盡量不要碰到水,加壓的部分也不能拆除要到隔天才能拆掉。第一天做完以後,開刀的地方會一直覺得痛痛的,但是不會痛到要吃止痛藥,只是睡覺的時候,翻身時很容易不小心壓到,會感覺不太舒服。

  2. 在手術結束後的一天(24/10/01),就可以拆掉加壓的紗布,自己簡單的換傷口的藥,上面的美容膠不用移除,直接塗優點上去,然後直接用紗布蓋住,紙膠黏住即可。我拆掉加壓的紗布後,就會看到傷口上的美容膠帶。(如下圖)

 過一天換藥時的美容膠帶與傷口,點擊可以看到清楚的圖片
  1. 這天遇到山陀兒颱風,本以為隔天要回血液腫瘤科回診、並檢查傷口的計劃會因為颱風而受到影響,畢竟那時候已經停止上班、上課了。沒想到醫院的門診仍然照常開診,醫護人員真的非常辛苦。第二天(24/10/02),早上順利回診,回診追蹤時間由原先的三個月變成半年,原先會定三個月其實也一部分是因為人工血管要定期沖洗,所以才定三個月回診。下午也搭上高鐵回去上班了。

  2. 接著過了大約三天,美容膠帶失去黏性,就自己掉下來了,在其間有自己買美容膠帶自己貼,做完基本的消毒後。由於實在是太想洗澡,所以就去買了 3M 的防水透氣敷料取代紗布,貼完以後就可以洗澡了。

不過我不確定能不能這樣做,說不定會容易留疤或細菌感染。

  1. 一個禮拜以後,傷口已經癒合得差不多了,但偶爾會覺得癢癢的,應該再過一陣子傷口就會癒合了吧
 換藥一個禮拜後的傷口,點擊可以看到清楚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