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到南方去-戲劇|非專業戲劇紀錄
注意:這是一個非專業的戲劇紀錄,僅記錄我個人的觀影經驗,並不是專業的戲劇評論。且以下的內容會有劇透,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可以先去看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場域資訊
-
位置: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
價位:800 元 (早鳥票)
-
時間:10/5(六) 19:30~21:00
-
主觀評價:7 (?) / 10
-
劇團:差事劇團 X 空間劇場(釜山)
簡介
迎向死亡與救贖時,如何在日常生活裡與至親告別?一封信,或日常對話?
「差事劇團」與釜山「空間劇場」,聯合製作的《吿別──到南方去》,編寫自切‧格瓦拉1967年決議再赴玻利維亞革命前,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以及全泰壹1971年自焚前夕與母親的相處。在鍾喬、日本前衛大提琴手坂本弘道、台韓演員聯手下,成了兩條跨時空的告別記憶,與劇場上的身體詩意。
南方,指涉這世界渴望的一種變革。到南方去,也是切‧格瓦拉與全泰壹開啟的旅程。
以上簡介內容擷取自《告別──到南方去》的 opentix 售票頁面

個人觀感
-
觀看這部戲劇時,可能需要對切‧格瓦拉與全泰壹這兩位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因為我對他們的故事不太熟悉,因此在觀看時有些混亂。劇情一開始聚焦於全泰壹的故事,但後半段卻轉向切‧格瓦拉,使得我在角色的辨識上產生疑惑,必須不斷猜測當下的角色身份。這種角色切換可能對觀眾的人物知識有一定要求,否則容易迷失在情節轉換中。
-
這部戲運用了大量肢體語言與舞蹈來表達情感與思想。 特別是演員的隊形與動作變化,呈現了時間等抽象意象。然而,由於大量依靠肢體表演來傳遞劇情,我目前可能還沒辦法這麼充分的了解想要表達的意象。儘管如此,離別情感的表現非常到位,能讓人感受到深刻的情感衝擊。
-
音樂部分相當引人入勝,大提琴的旋律與演出風格為劇情增添了不少色彩。 演奏方式顯得前衛獨特,也許是因為我對音樂的了解較為有限,但這種創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令我印象深刻,與戲劇的氛圍相輔相成,增強了整體表演的感染力。
-
劇中語言的呈現方式也相當特別。 對話中穿插著中文、韓語與粵語(?),營造出跨越文化與國界的感覺。這種多語言交織的方式,不僅豐富了角色的層次,也象徵著人物和故事背景的多樣性與互通性。
場地心得
-
這次來的人很多,且場地空間並沒有固定位置,所以稍微有點擠一點。
(似乎有觀眾是坐在第一排前面的地板) -
也因為場地偏小,因此不同位置並不會影響太多觀影體驗,不過因為舞台很接近觀眾,因此有時候如果演員移動到前方時,可能有些觀眾的頭會擋住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