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嘗試鹿角蕨分株與上板
前言
先前老闆在2023年送了一株鹿角蕨,原本還小小一株很可愛。養了兩年以後,就變成非常大棵,上面還長了許多的側芽,所以決定來分株一下。
2023 | 2025 |
---|---|
![]() |
![]() |

也因為是第一次分株,所以想說來記錄一下過程。
分株前的準備
去了建國花市買了水苔、木削、棉線、木板準備來分株。不過那邊的木板價格有點貴(蝦皮大概價錢是 1/2 左右)。我買了這堆東西就花了一千多塊錢。
買了好多東西 | 買了水苔、木削、棉線、木板 |
---|---|
![]() |
![]() |
烤木板
因為聽說烤過的木板可以防腐防蟲,一部分也想體驗看看如果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做會怎樣,所以就嘗試烤了一下,
烤的時候煙會很大,所以建議在戶外烤。如果真嫌麻煩,蝦皮上也有賣烤好的板子,而且價格也滿便宜的。

使用噴火槍對木板進行炙燒處理。烤的要非常徹底,要烤到木頭裡面都變成黑色才行,如果只是在表面上黑掉是沒辦法防腐防蟲的。

烤完以後,就可以用清水把表面的碳清洗乾淨。

清洗過後的木板呈現出美麗,且深邃的木紋紋理,意外的有質感。

上板過程
水苔浸泡
水苔是鹿角蕨上板的重要材料,需要充分浸泡,這樣後續在上板的時候會比較好上。另外因為擔心水苔裡面可能會有其他病蟲,所以我也有用熱水先泡過水苔三十分鐘後,在做使用。

準備把母株的鹿角蕨分株
接下來來到最可怕的部分,就是要拆母株和把側芽分開,小心翼翼的直接把母株的營養葉切開,然後把側芽挖出來。

很怕不小心把鹿角蕨切死,尤其是要分離側芽的時候,感覺好像在撥高麗菜的感覺(?)。不過最後還是順利的分株成功了。另外因為怕細菌感染,所以在裁切時的任何工具都要消毒,感覺好像在動手術一樣 XD。在切開的過程也會看到土壤裡面有一些螞蟻跟馬陸,是一個滿有趣的體驗。

開始上板作業
接著在木板上鋪設水苔,中間挖了個孔洞來鋪了一些木頭,幫助鹿角蕨可以透氣,然後將分株完的鹿角蕨固定在中間的位置。

接著就是準備螺絲跟棉線把鹿角蕨用纏繞的方式固定在木板上,這個過程是花最多時間的過程,因為要確保鹿角蕨能夠完全固定在木板上,所以需要花很多時間。另外,再放置鹿角蕨的時候,也有方向的問題,要確保鹿角蕨的芽點不能被押到,不然會長不出來。芽點還要朝上,這樣才會長的比較漂亮。
保鮮膜覆蓋
因為鹿角蕨是一個喜歡潮濕的植物,所以剛分株完以後,可以簡單的包裹鹿角蕨,來養根系。

分株後的鹿角蕨
這次總共分了快要六株,處理了快要八個小時,分株的過程真的滿累的,一度都懷疑為什麼不直接請別人處理就好,還要自己用的這麼狼狽。不過最後看到成果覺得滿值得的。接著就只能祈禱可以順利長大。



慢慢長出營養葉
分株完以後,有觀察到鹿角蕨的營養葉順利的長出來,覺得滿開心的。
剛分株完 | 過了一周後 |
---|---|
![]() |
![]() |
過了兩周後 | 過了一個月後 |
---|---|
![]() |
![]() |
玻璃杯中的鹿角蕨
不過這次分株的過程,有幾株已經斷頭了,所以需要先在玻璃杯中培養,下面有放一些木頭跟水,讓鹿角蕨可以長出根系,不過不確定這樣的培養方式真的會有效嗎。(目前觀察兩個禮拜,根系還是沒長出來,只能再觀察看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