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是一個非專業的戲劇紀錄,僅記錄我個人的觀影經驗,並不是專業的戲劇評論。且以下的內容會有劇透,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可以先去看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場域資訊

  1. 位置: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溫暖小池塘(五樓物理世界)

  2. 價位:600 元

  3. 時間:9/3(三) 19:30~21:00

  4. 主觀評價:6.9 / 10

  5. 劇團:SOKKA。夢遊場

簡介

(你有眼睛,卻看不見你的災禍…)

眼罩從不遮住真相
只是延遲殘酷的斲傷
他們說 他看不見
但他的步伐從未停下

(你知道你生命的根源是什麼嗎?)

他曾是孩子 被遺棄在山間
曾是旅人 在三岔路口殺了__
曾是丈夫 親吻__的額頭
卻也成了 罪人 於是繼續前行

(你確定你真的拯救過這個城邦? )

神諭盤旋如煙
廢墟中蹣跚的身影
浮腫的腳踝引他走出塵土
穿過神的沈默與人民的呼喊
他向眾人提問

:我是誰…?

以上簡介內容擷取自誰是伊底帕斯

個人觀感

  1. 觀眾一開始的時候會分流成兩派,一派是反抗神權(人派),一派是順從神權(神派)。(有點忘記具體的說法)。因為先前已經有看過伊底帕斯的劇情,感覺反抗在這個劇情中好像沒有什麼意義,所以選擇了躺平的神派 XD。

    選擇神派的人會被戴上桂冠,接著跟著太陽神阿波羅的引導進行演出。剛開始神派的觀眾(信徒)會手牽手踏著祈禱的步伐。但是跳舞跳到一半的時候,反抗神權的人們會衝進來,阻止神派的觀眾祈禱,並且各種破壞隊形,接著再由演員從這個過程中演出。

    這個設定滿有趣的,也第一次參加這種類型的舞台劇,而且當另外一組反抗組靠近的時候,還滿有臨場感的,而且可以很接近演員,不過過程中的可以站的位置沒有限制位置,而我剛好站的位子是演員的附近,有點小擔心會不會擋到別人 XD。

  1. 這次的舞台劇是透過遊走來引導觀眾進行演出,所以在演出過程中有一部分觀眾遊走到另一個場地,接著再由演員演出。不過這個部分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因為原先預想以為會像國外那種是可以自由移動,可以自己選擇要跟著哪個演員,看哪一個人所發生的故事。

    但這次是分派別後,主要還是會由特定演員帶著觀眾遊走,有點想要嘗試如果中途換隊會怎樣,但是又怕打亂節奏,所以就沒有這樣做了 XD。

    而且有點可惜的是,分組後的功能好像在後續的表演中沒有被體現出來,部分又變回傳統的觀看方式。此外,這個表演會把兩區人各自帶開,看不同的表演(神派先看一對母女的故事),然後在集中,再帶開再看另外一區的表演(神派再看一對父子的故事),最後再集中再一起。我本期待會不會兩邊的表演內容會有所不同,不過後來聽到另一區表演的聲音,感覺兩邊應該是表演相同的內容,如果是表演相同內容,會有一點不太確認帶開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會不會是因為場地的限制,所以才會這樣安排。

  2. 這個舞台劇的主軸是伊底帕斯的故事,但穿插了幾個現代故事,將古典與現代相互結合。我在想這樣的安排是否想要表達命運的循環性——即使是現代人,也如同伊底帕斯的預言一樣,永遠無法逃離宿命,最終還是會走向悲劇?

    劇中印象中有四段小故事,以下是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

    • 母女(戀母)
      母親透過情感操控,逐漸引導孩子解開「世俗的束縛」,最終孩子放棄獨立思考,與母親形成緊密依賴的關係。這個過程感覺像是母親在決定孩子要如何過一生,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性。但諷刺的是,孩子似乎也逐漸接受了這種操控,形成了一種依賴關係。

    • 君主誕生
      這段讓我比較困惑,它用現代疫情作為隱喻,就像伊底帕斯中的斯芬克斯謎題。一個人選擇錯誤的防疫方式(大蒜),結果被隔離;另一個人選擇正確的方式(口罩),成功解決疫情危機,因此成為新的統治者。

      在前面阿波羅太陽神帶領我們的時候,有說到要帶我們去看一個君主的誕生,如果結合前面劇情,懷疑這段想要凸顯的是選擇的重要性(但是後面的劇情會知道「選擇」對於預言來說根本沒有意義)。

    • 父子(弒父)
      一對父子在職場上是主管與下屬的關係,父親不斷否定兒子的企劃,拒絕承認兒子的能力。最終兒子在憤怒中「殺死」了父親,但最後父親的亡魂卻為兒子繫上了領帶。

      這段父子職場的故事讓我有些疑惑,或許是想呈現父子之間因為缺乏理解與認同,最終導致衝突甚至悲劇。兒子的情緒轉折也很明顯,從一開始的憤怒殺父,到事後的悔恨,這個變化稍嫌急促。如果對照伊底帕斯的情節,或許可以理解為伊底帕斯在無意間殺死親生父親,直到真相揭曉後才陷入懊悔的那種心理歷程。

    思考這些小故事時,我聯想到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所說的「人被判自由」。這些故事都呈現了人在自由意志下所做的選擇:母女間的情感依賴、父子間的權力鬥爭、疫情中的生存競爭。然而諷刺的是,在伊底帕斯的框架下,人們雖然自以為掌握了選擇權,最終卻仍逃不過命運的安排,注定走向悲劇。

  3. 斯芬克斯的謎題與答案都是「人」——我們努力追尋答案,但答案其實一直就在自己身上。伊底帕斯正是在尋找自我與生命真相的過程中,揭開了屬於自己的殘酷答案。在劇的最後一幕,伊底帕斯並沒有後悔得到這個答案,反而認為這是自己的救贖。如果重來一次,他還是會做出相同的選擇。這或是這齣劇想要表達的,反映了人性的矛盾:即使知道逃不過宿命,我們依然會不斷嘗試尋找逃脫的方法。

  4. 表演者感覺得出來滿用心的,演員人數也很多,但整體的強度可能還有點不足,有一些細節還可以在更好,劇情方面也有點小跳躍,不過整體的演出還是滿精彩的。

場地心得

  1. 這次也是藝穗節的節目,這次拿到一本超厚的節目手冊 XD。演出結束以後也有投票單,可以投票。
  1. 這次場地是在科教館五樓,算是第一次在科教館看劇,平常因為工作關係常常會來「探索物理世界」來參觀,但是沒想到這個場地也可以變成劇場的表演場地。這次填場地的問卷後,有拿到科教館的小禮物。
  1. 場地整體空間很大,整體燈光與氛圍還不錯,夜晚的博物館也多了一種神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