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是一個非專業的戲劇紀錄,僅記錄我個人的觀影經驗,並不是專業的戲劇評論。且以下的內容可能會有劇透,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可以先去看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場域資訊

  1. 位置:文大推廣部大夏館表演廳
  2. 價位:440 元(早鳥價)
  3. 時間:10/04(六) 14:30~16:00(大約 85 分鐘)
  4. 主觀評價:7.4/10

簡介

他曾以一道電流連結世界,卻無法拉近與人群的距離。
他曾讓十六萬盞燈同時亮起,卻沒有人記得是誰點起了燈。
他預見無線的未來、太陽的能量與會思考的機器,但最後只與鴿子為伴。

從紐約客飯店3327號房開始,年邁的特斯拉回望一生:從童年撫摸橘貓時感受到電的刺痛,到與父親決裂、離家出走,只為追尋電的奧祕。他曾與愛迪生爭鋒、與西屋並肩,在讓交流電點亮美國的過程中,他固執、敏感,對世界懷抱熱情,也時常與它格格不入。他親手撕毀價值千萬的合約,只為守住信念;他構想全球無線電力的藍圖,卻眼睜睜看著設計被竊、名字被抹除。

這封信夾帶著電流、記憶與時間,穿越尼加拉瀑布的轟鳴與荒廢的沃登克里弗塔,最終停在一間無人敲門的房間窗前——那裡,一隻白鴿正靜靜等待著他。而已經老去的特斯拉說:「我希望⋯⋯」

以上簡介內容擷取自來自特斯拉的 OPENTIX 頁面

個人觀感

  1. 這次觀看的也是讀劇方式的演出,相關佈景的部分都還沒確定,因此本次觀看會比較著重在劇情與演員的表現。演員的部分,本次主要由兩個演員分配的角色為年邁的特斯拉跟年輕的特斯拉,而其餘出場人物則是由這兩位男演員依情況扮演。演員的表演技巧跟台詞的表現非常成熟,沒有類似畢制的那種青澀感。角色在切換上,可以從微小的行為跟語氣中知道是不同角色,也可以做到男女角色間的切換。

  2. 整體的形式來說比較像是特斯拉的傳記,後來查 WIKI 後發現基本上重點都沒有偏離,算是符合劇情。一開始是透過特斯拉在人生的最後幾天,透過回憶的方式,帶出了他的一生。

前半段的敘事節奏偏慢。一開始是交代了特斯拉的家庭背景,從中可以看出特斯拉在小時候的聰穎過人,但是父親因為是神父的關係,因此一直希望特斯拉去研究神學。後來因為生病(應該是霍亂),後來答應特斯拉如果病好就可以從事相關科學研究的方向,而特斯拉也因為這個承諾,開始了相關的研究。,

  1. 道具的部分,因為是讀劇所以可能都還沒確定,舞台上只有兩個箱子跟兩顆燈泡。不過想小小吐槽燈泡的部分,因為如果以年代考據來說,應該要使用鎢絲燈泡,但不確定是不是因為需要控制燈泡的原因,感覺是使用智慧燈泡,希望正式演出時可以考慮使用鎢絲燈泡。甚至如果有機會,那個年代的電弧燈應該也是可以使用。

場地心得

  1. 內部空間是演講廳的感覺,椅子滿舒服的,不過友人說椅子傾斜角度,有點接近斜躺,可能會比較不利於觀看。
  2. 冷氣溫度適中,不太熱。
  3. 雖然有工作人員引導,不過經過的地方會有點不確定是不是往這邊走。
  4. 音響的強度可能沒辦法跟外面劇場相比,不過以讀劇來說還 ok。